日期:2025-09-14 12:52:40
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 产科 金娅
亲爱的准妈妈们,从得知新生命降临的那一刻起,你们便开启了一场充满爱与期待的奇妙旅程。在这段特殊时光里,除了感受宝宝的每一次胎动,妊娠期血糖的管理也至关重要。今天,就和大家聊聊这个关乎母婴健康的“甜蜜话题”。
一、为什么要关注妊娠期血糖?
孕期,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,激素水平波动会让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,部分准妈妈的血糖调节能力减弱,从而出现妊娠期糖尿病。若血糖控制不佳,对妈妈和宝宝都会带来风险:
• 对妈妈:可能增加孕期高血压、剖宫产概率,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会上升。
• 对宝宝:宝宝可能因高血糖营养过剩,成为巨大儿,增加难产风险;还可能影响宝宝肺部发育,出生后出现低血糖、黄疸等问题。
二、如何发现血糖异常?
一般在孕24 - 28周,医生会安排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(OGTT),喝下含75克葡萄糖的糖水后,分别检测空腹、服糖后1小时和2小时的血糖值。只要其中一项指标达到或超过标准,就可能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:
展开剩余65%• 空腹血糖≥5.3mmol/L
• 服糖后1小时血糖≥10.0mmol/L
• 服糖后2小时血糖≥6.7mmol/L
即使没到诊断标准,但血糖值比孕前有所升高,也需引起重视,它可能是血糖异常的“预警信号”。
三、科学控糖,从生活点滴做起
发现血糖异常别慌张,多数准妈妈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就能有效控制血糖:
1. 合理饮食
少食多餐:将一日三餐拆分成5 - 6餐,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,稳定血糖。比如在两餐之间加个苹果、一小把坚果。
主食粗细搭配:减少白米饭、白馒头,用糙米、全麦面包、红薯等粗粮替代部分精粮,增加膳食纤维摄入,延缓血糖上升。
控制水果量:选择升糖指数低的水果,如苹果、蓝莓、柚子,每天不超过200克,放在两餐之间吃。
2. 适度运动
每天餐后半小时,散散步、做孕妇瑜伽或孕期体操,既能消耗多余热量,又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。运动时注意循序渐进,感到不适要立即停止。
3. 规律作息
充足睡眠对血糖调节也很重要,每天尽量保证7 - 8小时睡眠,避免熬夜,良好的作息有助于维持身体代谢稳定。
四、何时需要就医干预?
如果严格执行生活方式调整1 - 2周后,血糖仍不达标(空腹血糖≥5.3mmol/L、餐后1小时≥7.8mmol/L、餐后2小时≥6.7mmol/L),别犹豫,及时联系医生。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,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,可能会使用胰岛素或安全的降糖药物,帮助控制血糖。
五、自我监测,安心相伴
在家准备一台血糖仪,每天记录空腹、三餐后2小时血糖,这些数据能帮医生及时调整方案。同时,也要按时产检,关注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。
准妈妈们,妊娠期血糖管理虽然需要多些细心和耐心,但每一次坚持,都是对自己和宝宝健康的守护。别把它当成负担,把它看作是和宝宝共同成长的特别经历。希望每位准妈妈都能顺利度过孕期,迎接健康可爱的小天使!
发布于:广东省力创配资-股票短线平台-股配资网站-配资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